北歐風裝潢3大經典元素!讓家成為質感北歐宅

北歐風 設計

北歐風裝潢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喜愛的風格,近幾年的訂製宅案件中,也不少客戶指定要「北歐風」,這看似簡約但飽含設計細節與巧思的風格。大多數人提到北歐風不外乎想到「簡約、木質、純白」的元素,這些當然是北歐風的經典元素,但北歐風不僅僅是這些元素而已,更多的是呈現於軟裝、裝修細節。

 

今天便從空間規劃、元素運用、軟裝搭配等多個面相,來去解析北歐風的重點,帶你一略北歐風的迷人之處。

 

北歐風是甚麼?

北歐風又稱為「斯堪地那維亞(Scandinavian)」風格,是以中世紀的洛可可風格延伸過來,最初是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,借鑒法國的凡爾賽宮將風格帶回國內,創造了古斯塔夫風格。經過時間的轉換與地緣特性,簡化了鑲板雕刻與一些華麗的元素,捨去了金邊、絲綢等材質選用,改採用霧面漆料、木質、亞麻等元素,慢慢轉換成為大家熟悉的北歐風。

 

隨著現代主義、工業思想的盛行,北歐風的極簡、簡約更上一個層次,北歐風格也逐漸的成熟,而北歐風的簡約也影響到現今的「後現代風」、「極簡風」。甚至是大家常聽到的日式無印風,其實也是有一部份源自於北歐風。

延伸閱讀:What Does Scandinavian Style Really Mean?

 

北歐風的空間規劃

由於北歐區域的日光時間較短,所以特別著重在採光上,擅於利用落地窗與格局變化來去援引光源,即便日照時間不足,也能擁有充足的陽光。北歐風的格局上通常會以開放式空間為主,開放式的設計能讓整體空間的通透感更強,使空間明亮加大,光線的照射也更能穿透,盡可能的讓光線進入室內。

北歐風實際案例:【新成屋】開箱超多弧形設計的20坪北歐現代宅,全室看起來更大了

 

北歐風 室內設計

北歐風的顏色規劃

北歐風在顏色的選擇上,會利用白色或是彩度較低的色彩作為主色,傳統的北歐風最常能看見白色,大面的留白帶來空間簡潔感。而莫蘭迪色這類彩度較低的色彩,也很適合作為北歐風的色系選擇,包含近幾年奶油色的盛行,現在奶油色在北歐風上的使用也越來越常見,所以也能看見不少奶油色的北歐風宅。

 

北歐風也不單單只是純色調低彩度的美學展現,顏色設計上也能看見許多跳色的設計,而北歐風在選擇跳色上,也保有著歐美的人文情調風格,慣用鮮豔的顏色去做點綴,像是橙黃、墨綠、粉紫以及深藍等,這類都是北歐風在點綴色上的經典選擇。

 

北歐風精神所在

北歐風的設計上除了裝修、擺飾外,也以獨特的生活哲學聞名,而這類的「慢哲學」也從生活,延伸到居家設計之中。

 

Hygge:

起源於丹麥的一種生活概念,追求簡單、自然的生活方式,在任何環境下營造出舒適、溫馨感。

Lagom:

起源於瑞典的一種生活概念,強調「恰到好處、不多一分不少一分」的平衡和節制,也是「適度」的意思。

Niksen:

起源於荷蘭的一種生活概念,意旨放下一切,為生活留白,將目光放到戶外窗景、從身心出發的休憩。

 

在北歐風的設計中,這三種生活哲學的精神體現在簡約、實用的設計元素中,在家中享受最深沉的放鬆,以量身訂製的方式,找到最佳的居家設計,讓家成為心靈的港灣。

北歐風裝修

北歐風格搭配特色

眾所皆知要形塑北歐風,軟裝佈置則是不可或缺的,然而軟裝要如何選用,北歐風裝潢又有哪些經典元素,就讓我們透過以下這3種要點,打造出專屬於您的北歐風訂製宅!

 

  • 木質元素的運用
  • 線條的流動展現
  • 軟裝材質的挑選

 

木質元素的運用

原木在北歐風中為重要的一環,不論是淺木色還是胡木色都合適運用在北歐風之中。北歐風從始至終倡導著自然與人的交流,透過原木所帶來的溫潤感,替原先簡潔的空間增添不少溫度,呈現出與自然共存的理念。

 

線條的流動展現

北歐風不同於法式洛可可、古典風使用多處的線板、鑲邊,但仍還是有不少線條上的變化運用。因北歐風後期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,線條上主要以簡潔流暢為主,不乏有俐落的曲線與細膩的溝線處理。

 

軟裝材質的挑選

最後來談談北歐風的軟裝挑選,其實可以從多個面向去描述,但這邊先與各位提材質上的選用,哪些材質對於北歐風而言會是加分項目。

羊毛:柔軟的羊毛材質常出現在北歐風裝修之中,可以用在地毯、掛毯、織品等,為空間增添放鬆、柔和的氛圍。

皮革:想要多一點現代感的,可以考慮使用皮革材質,皮革可以為北歐風增加豐富的質感和層次感。

鐵件、陶瓷:金屬與陶瓷的材質可以帶來些許的現代感和工業風格,常會利用在收邊、吊燈、層架等元素上,作為空間的點綴與亮點。

植物盆栽:北歐風強調人文結合自然與綠意,可以在家中擺放一些綠植,為空間帶來生氣和活力,構築出充滿綠意的北歐風宅。

北歐風實際案例:北歐莊園,生活與空間的仲夏情調

 

北歐風設計上懂得「取捨」是一門學問,如何在居家空間中捨去不必要的元素,讓空間保持潔淨卻又不失設計感,在外型與效能中取得平衡,也是考驗著室內設計師的細心與功力。